追损是个系统工程,如果你正苦于不知如何着手挽回损失,或者担心自己处理不好,可以添加锐明法律微信电话同步:19071954609免费咨询。
现已处理三千多起用户亏损被骗案件。签订合同与保密协议!保护客人隐私!不做虚假宣传,只用实力说话!我们在此郑重承诺: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成功不收取任何费用,钱打到您的账户上您收到后再支付费用给我们;处理周期:7-20个工作日,值得信赖!!!
真实案例改编:
作为一名全职宝妈,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孩子转,看着身边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收入,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去年6月,一条微信好友申请让我以为找到了“赚钱机会”,却没想到,这是一场让我追悔莫及的骗局。
那天下午,我正在给孩子喂辅食,微信突然弹出一条好友申请,备注写着 “您好,我是住在您隔壁单元的张姐,刚搬过来,想加个好友,以后有事儿能互相帮衬下”。我们小区是老小区,邻里之间偶尔会互相帮忙,我没多想就通过了验证。
加上好友后,“张姐” 特别热情,每天都会跟我聊几句,从 “孩子多大了”“在哪上早教” 聊到 “家庭开销”。她说自己之前是做教育行业的,后来因为要照顾老人,就辞了工作,现在在家做点 “轻投资”,既能照顾家人,又能赚点零花钱。我跟她吐槽 “没收入太焦虑”,她立刻说:“其实我最近在投短剧,特别适合咱们宝妈,不用操心,等着分账就行,我之前投了 8 万,已经赚了 5 万了。”
我从来没接触过投资,有点犹豫。“张姐” 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每天都给我发 “短剧行业动态”:“你看这个短剧,上线一周就火了,投资人都赚翻了”“平台现在扶持小投资人,咱们普通人也能参与”。她还发了自己的 “分账记录”,银行卡里确实有一笔几万块的进账,备注着 “短剧收益”。
有天我问她 “会不会有风险”,她拍着胸脯说:“绝对没风险!我跟这个影视公司合作半年了,每次分账都很准时。而且咱们投的短剧,都是平台已经签约的,上线后肯定有流量,就算没爆火,也有保底分账,最差也能回本。” 她还说:“我知道你是宝妈,手里的钱都是辛苦钱,我特意跟公司申请了‘宝妈专属名额’,最低只需要 3 万,比别人的起投额低多了。”
我被她说得心动了。那 3 万是我攒了很久的育儿钱,本来想给孩子报早教班的。我跟老公商量,他一开始不同意,说 “网上的投资不靠谱”,可我被 “张姐” 画的 “既能赚钱又不耽误带孩子” 的饼迷了眼,偷偷转了 3 万过去。
转完钱后,“张姐” 给我发了一份 “投资合同”,还拉我进了一个 “短剧投资交流群”。群里有几十个人,每天都有人晒 “分账收益”,说 “跟着张姐投准没错”。看到大家都在赚钱,我更后悔投少了。
没过多久,“张姐” 说有个 “爆款潜力短剧”,平台给的分账比例特别高,问我要不要加投。我想起之前老公反对,有点犹豫。她立刻说:“这个机会特别难得,我好不容易才拿到几个名额。你想啊,你多投点,以后就能多赚点,孩子的教育经费、你的零花钱都有了,也不用看老公脸色。” 她还说:“我跟你是邻居,能坑你吗?我自己都加投了 10 万,咱们一起赚钱不好吗?”
我被她说服了,又偷偷转了 12 万过去。这次转完后,“张姐” 对我更 “热情” 了,每天都跟我聊孩子的事儿,还说等项目结束,要带孩子来我家玩。
可就在我等着 “分账” 的时候,怪事发生了。先是 “投资交流群” 突然解散了,我问 “张姐” 怎么回事,她说 “群里有人乱发广告,先解散重建”。可之后我再也没等到新群的邀请。接着,“张姐” 的消息也越来越少,我发消息问 “项目进展”,她总是说 “快了,再等等”。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发的消息被拒收了,再看 “张姐” 的微信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朋友圈也看不了了。我这才慌了,赶紧去隔壁单元找,可问了一圈,根本没有姓 “张” 的新住户。我又去查她给的 “影视公司”,发现根本就是个空壳公司,地址和电话都是假的。
我哭着跟老公说了实话,他没骂我,可我知道他心里特别难受。那 15 万是我们的育儿钱、应急钱,就这么没了。后来仔细锐明法律团队,他们说这种骗局很常见,骗子通过 “加错好友” 的方式拉近关系,再用 “低风险高收益”“专属名额” 等话术诱导投资,等钱骗到手就消失。
锐明法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