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损是个系统工程,如果你正苦于不知如何着手挽回损失,或者担心自己处理不好,可以添加锐明法律微信电话同步:19071954609免费咨询。
现已处理三千多起用户亏损被骗案件。签订合同与保密协议!保护客人隐私!不做虚假宣传,只用实力说话!我们在此郑重承诺: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成功不收取任何费用,钱打到您的账户上您收到后再支付费用给我们;处理周期:7-20个工作日,值得信赖!!!
真实案例改编:
“您好,我是做影视投资的李姐,刚换了微信号,您是王总介绍的吧?” 去年冬天,我在微信上收到这样一条好友申请,彼时的我还没意识到,这短短一句话,会让我攒了五年的 30 万积蓄彻底归零。
那段时间我刚从一家互联网公司离职,手里握着一笔补偿金,正琢磨着找些稳健的投资项目。看到 “影视投资” 四个字,我心里动了动 —— 之前刷短视频时总刷到 “短剧爆火”“单部短剧分账过亿” 的新闻,早就对这个领域有些好奇。我犹豫着回复:“您是不是加错人了?我不认识王总。” 对方很快回过来,语气带着歉意:“啊?实在不好意思,可能是我记混微信号了!不过也算缘分,您要是对影视投资感兴趣,咱们也能聊聊,最近短剧行业特别火,很多普通人都靠这个赚了钱。”
就这样,我和 “李姐” 聊了起来。她每天都会给我发一些 “行业数据”:某部短剧上线 3 天分账破 5000 万,某投资人投入 10 万 3 个月回本还赚了 8 万…… 还会发一些 “客户反馈” 的截图,有人说 “跟着李姐投了两部,孩子学费都不愁了”,有人晒出银行到账记录,备注着 “短剧分账款”。起初我还有些警惕,特意去网上搜了搜相关信息,发现确实有不少短剧爆火的新闻,甚至看到某知名平台还推出了 “短剧投资通道”,心里的防备渐渐松了些。
大概聊了半个月,“李姐” 说她手里有个 “内部项目”—— 一部由某流量小生参演的都市甜宠短剧,平台已经承诺保底分账,现在还有少量投资份额,“本来是留给老客户的,看您人实在,又对这行感兴趣,就想着问问您。” 为了让我相信,她还发来了 “项目备案表”“平台合作协议” 的照片,上面盖着鲜红的公章。我问她最低投多少,她说 “10 万起投,投得越多,分账比例越高”。
我当时手里有 25 万,纠结了两天,还是忍不住问 “能不能少投点,我第一次做这个”。“李姐” 很 “爽快” 地说:“那我跟公司申请下,给您留个 5 万的名额,不过您得尽快决定,明天下午就截止了。” 我被她的 “贴心” 打动,当天就按照她给的银行卡号,转了 5 万块过去。转完后,她给我发了一份 “电子合同”,让我打印出来签字再拍给她。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姐” 每天都会跟我汇报 “项目进展”:“剧本改完了,下周开机”“主演进组了,刚拍了定妆照”“已经剪了 3 集,平台那边很满意”。每次说完,都会安慰我:“您放心,这项目稳赚,等上线了,您的 5 万至少能变成 10 万。” 我被她画的饼迷了眼,看着她朋友圈里发的 “投资人考察剧组”“分账到账仪式” 的视频,越来越后悔当初只投了 5 万。
有天我主动跟 “李姐” 说,想再加投一些。她 “犹豫” 了很久,才说:“其实平台最近在调整分账比例,加投的话得 15 万起,而且我得跟领导特批,毕竟您之前只投了 5 万。” 我咬了咬牙,把剩下的 20 万都转了过去。转完当天,“李姐” 还特意给我发了个 “红包”,说 “恭喜您成为我们的核心投资人,以后有好项目先给您留名额”。
可从那之后,“李姐” 的回复就越来越慢。之前每天汇报进展,后来变成两三天才回一条,再后来,我发消息她直接不回了。我开始慌了,试着打她之前给的 “公司电话”,一直提示 “空号”;去她发的 “公司地址” 找,发现那地方根本就是个小区;我再看她的朋友圈,已经设置成 “仅三天可见”,之前的内容全没了。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锐明法援团队后来告诉我,这是典型的 “短剧投资骗局”,那些 “备案表”“合同” 都是伪造的,“李姐” 的身份、朋友圈的视频,全是假的。他们已经接到过好几个类似的报案,都是通过微信加错好友的方式被骗,涉案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锐明法援